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四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《送元二使安西》教学设计3

《送元二使安西》教学设计3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《送元二使安西》教学设计3

教材内容:山教版第6册第7单元“人间真情

“单元

补充材料:1、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;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《诗经》

2、那河畔的金柳,是夕阳中的新娘,波光里的艳影,在我的心头荡漾》《再别康桥》

王维的〈送别〉

背景音乐:李叔同〈送别〉

教学过程:

一、借助注释,读懂诗意

1、导入

李白的离愁寄托在滚滚江水中,那么诗人王维的离愁又寄托在何处呢?

出示课题:提示,“使”和〈送孟浩然之广陵〉的“之”都有“到”的意思,有何不同?

2、自读,抽读,注意多音字的读法。

3、读懂

你有什么办法读懂诗歌?看注释、仔细揣摩、小组合作等。

抽生说诗意。

概述:时间、地点、情景、人物、事件

二、展开想象,读出诗情

1、前两句

苏轼赞誉“味摹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摹诘之画,画中有诗”,如果把把这首诗歌看做一幅画,那么你看到了什么景物?什么景物让你看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那淡淡的忧伤呢?

几个意象:

雨:悄无声息,湿润了尘土,也打湿了诗人的心情,给诗歌笼罩上一曾淡淡的忧伤。

补充:雨巷(戴望舒)

客舍:在此送别友人,是暂居之地,给人漂泊不定的感觉。

柳:杨柳随风飘动,那婀娜的姿态,犹如深情的挽留古人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。

补充:诗经中杨柳诗句和《再别康桥》

小结:景物中渗透着诗人的离情别绪,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,唯如此,才打动人心。齐读前两句。

2、后两句

出是长安渭城和安西的简易图,简单介绍安西。老朋友就要分手了,而且这一去可能永远不会再见面,此时此刻,李白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要倾诉,可诗中只说了一句话:齐读。让我们发挥想象,猜猜他们会说写什么呢?

交流:怀念往昔、伤别离的牵挂、美好的祝愿和期待等等

小练笔:用笔下下来。交流。

引读:

1、难忘当初,我们一起饮酒赋诗,纵吗驰骋,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,可这一切美好的快乐时光一去不复返了,怎不让人有种落花流水的伤感呢?罢罢罢,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:齐读后两句。

2、元二啊,你到了异地他乡,言语  不通,水土不服,想念故土又身不由己,那时的孤单又谁和你一起承担呢?人生难得一知己,可我又不能随君远去,哎,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:齐读后两句。

3、元二啊,你这一走,我们再难相见,送君钱里终须一别,就此分手吧,愿我们美好的情感温暖你的旅程,祝愿你在安西那遥远的边疆建功立业,

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:齐读后两句。

师范读全诗,师有感情朗读。

语已多,情未了!

三、感悟诗心

著名的琴曲《阳关三叠》就是以这首诗谱曲的,你听,教师范唱。

你感到诗人那颗惆怅的心了吗?你感到诗人对友人深深的眷恋了吗,把同桌当成你的友人,互相背诵。

四、推荐:王维《送别》

板书:情景交融
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sinianji_489_20458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